托雷斯蚕形虫

Haddonia torresiensis   Chapman
   

  125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壳常附着,弯曲;早期房室平旋,后期略成单列或不规则排列,有时垒叠。缝合线清楚,微凹。壳壁由钙质细颗粒胶结而成,壁孔粗;内壁较平滑,壳面稍粗糙。壳口拱形,有时具口齿。

大小

测量(mm) DF—0718壳长4.0 (中国西沙群岛滩沙)

国外分布

托雷斯海峡,洛德豪岛,基林巴群岛,古巴。

国内分布

分布 中国西沙群岛,数量稀少;

分类讨论

据Chapman(1898) 的原始描述,本种的房室内壁光滑,且被不完整的、弯曲的隔壁所分隔,他称之为“不规则迷宫状”。采自中国西沙群岛的标本,其纵切面(XLIX:8)的室腔是简单的,隔壁的厚度不一,并呈现凹凸不平,一般愈靠近附着基部愈薄。这或即Chapman所描述的“不规则迷宫状”。Hofker(1930)指出Haddonia的房室内部结构简单并无迷宫状伸出物,而将Haddonia列为Placopsilina的同物异名。Loeblich和Tappan(1964)认为Haddonia与Placopsilina是两个属,前者的后成部分有时呈分枝排列,壁孔粗,壳口拱形;而后者的后成部分直列,壳口圆形。我们同意他们的看法。
Heron-Allen和Earland曾发现他们采自洛德豪岛(Lord Howe I.)的本种的许多标本的早成房室都像Textularia属的双列排列(Heron—Allen and Earland,1924,Pl.35,figs.17,20),呈旋卷排列的则很稀少。西沙样品中本种的标本很少,只有一个固着在珊瑚碎屑上的比较完整(XLIX;7),其余的都不很完整。其中有一个标本在外表上看来,早成房室似呈旋卷排列,经磨片后,则看出具有Textularia式排列的趋势。
标本的外表由于钙质细颗粒的胶结,壁孔不显露,但从壳壁的垂直切面仍可清楚地看到这些穿孔(XLIX:8)。